什么是代理
代理是一种软件设计模式,这种设计模式不直接访问被代理对象,而访问被代理对象的方法,详尽的解释可参考《java设计模式之禅》,里面的解释还是很通俗的。给个《java设计模式之禅》下载地址:https://pan.baidu.com/s/1GdFmZSx67HjKl_OhkwjqNg
在JDK中提供了实现动态代理模式的机制,cglib也是一个用于实现动态代理的框架,在这里我介绍jdk自带的动态代理机制是如何使用的。先上代码再慢慢解释:
1 | // 定义一个接口,接口中只有一个抽象方法,这个方法便是将要被代理的方法 |
1 | // 定义 一个类实现这个方法,方法里写上自己的逻辑。 |
1 | import java.lang.reflect.InvocationHandler; |
1 | 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 |
输出结果:
1 | 开始执行动态代理 |
我们知道spring 的AOP是通过动态代理实现的,现在让我们好好分析一下动态代理,示例中定义了一个接口 Subject,一个继承接口的SubjectImpl类,一个实现了InvocationHandler的MyProxy类,并调用了Proxy.newProxyInstance方法。Subject定义了将要被代理执行的方法,SubjectImpl是被代理的类(雇主),MyProxy类是代理执行的类(跑腿的),它的invoke(Object proxy, Method method, Object[] args)方法便是实际被执行的方法,它的第一个参数proxy作用:
- 可以使用反射获取代理对象的信息(也就是proxy.getClass().getName())
- 可以将代理对象返回以进行连续调用,这就是proxy存在的目的,因为this并不是代理对象(MyProxy虽然是代理的类,但代理对象是 Proxy.newProxyInstance方法生成的。)。
method 是被代理的方法类型对象,args是方法的参数数组。通过Proxy.newProxyInstance生成代理类后就可以执行其中的代理方法了。
如果我们直接执行SubjectImpl.test()方法则只返回一个字符串,但使用动态代理我们可以在方法执行前和执行后加上自己的逻辑,这样大大提高了代码的复用性;想一想,如果你写了一堆方法,方法里很多代码是一样的,这样的代码是不是很丑?好,现在你把重复的代码单独抽出来做一个方法,但这样你的每个方法都被写死了,和那个公共的方法耦合在一起,这样很不灵活。如果我突然想一部分方法的公共方法是a(),一部分方法的公共方法是b(),那改起来很麻烦,扩展性很差。使用动态代理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,被代理对象可以任意指定,代理的逻辑可以任意实现,二者互相独立互不影响,并且可以由客户端任意进行组合,这就是所谓的动态。